蝕刻液中陰離子的測定
在集成電路制造過程中,常需要在晶圓上定義出極細微尺寸的圖案,這些圖案主要的形成方式是藉由蝕刻技術,將微影后產生的光阻圖案忠實的轉印至光阻下的材質上,以形成集成電路的復雜架構。因此蝕刻技術在半導體制造過程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蝕刻技術大略可分為濕式蝕刻和干式蝕刻兩種技術。濕式蝕刻是利用特定的化學溶液將待蝕刻薄膜未被光阻覆蓋的部分分解,并轉成可溶于此溶液的化合物后加以排除,從而達到蝕刻的目的。大部分的蝕刻過程包含一個或多個化學反應,常見的是先將待蝕刻層表面予以氧化,再將此氧化層溶解,如此反復達到蝕刻的效果,因此蝕刻液大多由一種或多種酸溶液混合而成。離子色譜可檢測蝕刻液中的酸根離子,亦可檢測經蝕刻后的電路板上酸根的殘留量。
色譜條件
分析柱:SH-AG-1+SH-AC-11
流動相:13 mM KOH(EG)
流速:1.0 mL/min
柱溫:35℃
抑制器:SHY-A-6
進樣體積:25 μL
前處理:樣品稀釋適當倍數過 Na 柱和 0.22 μm 濾膜,進樣分析。
蝕刻液中陰離子譜圖
Related Products
查看詳情
查看詳情
查看詳情
查看詳情
related news
轉發本活動到朋友圈 免費領 前處理小柱試用裝2包(型號可選) 包郵到家 30個名額先到先得 轉發后截圖,點擊進入盛瀚耗材商城小程序,截圖發送給客服,客服小姐姐核對后安排發貨哦!30個名額送完即止,先到先得,以發送截圖時間順
此次獲得BCEIA金獎的CIC-D500離子色譜儀,是盛瀚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多功能離子色譜儀的開發與產業化”結題成果。
3月16日,青源峰達集團第一屆“僑星苑留學生茶話會”正式啟動。盛瀚總經理朱新勇和10名海外留學生進行學習溝通交流,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2021年5月31日,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和SAP(青島)賦能中心在盛瀚會議室舉行了SAP Business ByDesign項目啟動會。
離子色譜儀作為常用的分析設備,目前已在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發揮其作用。但部分人對離子色譜儀的工作原理、內部結構以及其功能還都比較迷惑。那么離子色譜儀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離子色譜的那些事!